2024-04-04 19:08:55 | 魔幻网
一、范围不同
1、农村专项计划:农村高考专项计划包括高校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三种类型。
2、高校专项:高校专项主要招收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县(含县级市)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地区由有关省(区、市)决定。
二、不同的条件
1、农村专项: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要求;本人在实施地区持有当地户口3年以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均持有当地户口。
2、大学特殊:考生和他/她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必须在农村地区实施区域,考生本人具有当地户籍连续3年以上和当地高中学生状态连续3年和已经进行了研究。
三、不同的特征
1、农村专项:国家专项计划以地区为限,不以户籍为限。在实施区内拥有城镇或农村户口的考生,如果符合条件,可以进行户籍登记。
2、学院专项:招生计划不得低于相关高校本科年招生规模的2%。
扩展资料: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规定,农村学生高考(简称农村学生高考)主要招收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县(含县级市)及以下地区的农村学生。
2、国家专项计划是由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工作办公室共同制定的贫困地区专项计划。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安排一个合适的招生计划在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招募学生从相邻地区有特殊困难(贫困地区),指导和鼓励学生重返贫困地区就业,毕业后创业和服务。 魔幻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校专项计划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高考农村专项
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有什么不同地方专项计划:不需要单独报名和递交其它材料,高考成绩下发后,单独设置志愿填报及录取批次,省招办单独划线,单独录取。高校专项计划:需要在5月5日前在“阳光高考”平台里单独报名,并提交相应的纸质材料,经过该校专家审核后,于6月13-14日到该校参加笔试和面视(有的学校不需要笔试和面试),合格后享受该校一定的录取分数照顾。扩展资料地方专项计划:只有一本院
高校专项计划与地方专项计划有什么不同?(1)清华大学,理科专项计划录取651分,高考统招录取691分,降了40分。文科专项计划录取599分,高考统招录取659分,降了60分。(2)北京大学,理科专项计划录取649分,高考统招录取693分,降了44分。文科专项计划录取599分,高考统招录取652分,降了53分。(3)中国人民大学,理科专项计划录取631分,高考统招录取673分,降
农村地方专项计划条件是什么农村专项计划如何申报一、高考农村专项计划招生条件有哪些1、符合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实施区域主要是: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及县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高考三大计划包括国家专项计
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有什么区别?1、国家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是面向指定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简称,由中央部门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承担。录取批次安排在提前特殊类型批和本科提前批。考生要在户籍所在地区报名,并且要符合高考报名的所有条件。考生本人拥有专项计划所在地区的户籍连续三年以上,并且父母或者监护人时本地户箱。本人在专项计划实施地区
什么是高校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1、国家专项计划国家专项计划是面向指定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简称,由中央部门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承担。录取批次安排在提前特殊类型批和本科提前批。考生要在户籍所在地区报名,并且要符合高考报名的所有条件。考生本人拥有专项计划所在地区的户籍连续三年以上,并且父母或者监护人时本地户箱。本人在专项计划实施地区的高中就读三年以上
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时间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报名时间4月25日前。高校专项计划,又叫做“农村学生单独招生”,是国家为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的农村学生上大学而出台的一项优惠政策,主要招收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
高校专项计划专业限制地方专项计划考生不是随意选择报考专业的,必须按照地方专项计划确定的招生计划选择报考的专业。没有安排在地方专项招生计划里面的专业不能报考。按照要求,地方专项计划的招生专业由高校从本校具有特色的专业中确定。高校可根据专业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各专业的最多录取人数,并在招生计划中公布。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2019专项计划招生专业有林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2016高考农村专项记划有哪95所高校2016自主招生专项计划95所院校名单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湖南(3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仅本省)广东(2所):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3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仅本市)天津(2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辽宁(3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
2024-03-13 05:11:12
2024-03-13 13:07:33
2023-12-07 15:22:42
2024-03-09 07:45:24
2023-12-07 17:05:53
2024-03-20 00: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