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 07:13:56 | 魔幻网
目前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已经没有一本二本的概念了。延安大学座落在革命圣地延安,是由毛泽东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成立于1941年,从前身院校算起,建校为1937年,先后由著名的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和行政学院合并而成。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延安大学努力贯彻学以致用的方针,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利,为新中国的繁荣和富强做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延安大学恢复重建,一代文化大师郭沫若亲笔题写校名。1998年,延安大学与延安医学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合并成立新的延安大学,被陕西省确定为重点建设院校。
学校有新城、杨家岭、萃园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800余亩,现有本科生16099人,硕士研究生2601人,教职工1565人,专任教师965人;设有17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1所附属医院,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1个本科专业,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2个省级一流学科,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旅游局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省级创新团队,4个院士工作站、2个社科名家工作室。
专业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9月,学校设16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1所附属医院,开办6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理、工、医、教、经、管、史、法、农、艺11个学科门类。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教材8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陕西省普通高校优势学科5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5个专业学位类别,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个大门类。此外,有批准立项的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项目17个,其中:2012年立项10个,2013年立项5个,2014年立项2个。
国家特色专业 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生物科学 ,汉语言文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音乐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音乐学。
省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英语。
省级特色学科: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1419人,专任教师841人,其中教授127人,副教授308人。博士、硕士707人。基本形成了以高职称、高学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3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者2人,陕西省普通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3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5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4人,“三秦人才津贴”专家8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4人。学校外聘高水平专家12人,聘请近百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术科研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省级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其他研究基地1个。
省级研究基地:陕西省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红枣繁育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课题490多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奖励150多项。延安大学纳米技术、红枣无毒快繁技术在全省居科技领先地位。在中国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论文20000多篇,出版专著650多部,承担各级各部门研究课题1500多项,有52项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17项成果获国家专利。
延安大学在陕西省内是本科一批招生,是一本院校。在省外是本科二批招生,是二本院校。
1、院校发展历史。
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吴玉章任校长。之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等相继并入。1947年延安大学部分师生远赴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办学。
2、办学规模。
延安大学设有17个二级院系,11所附属医院,61个本科专业,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省级优势和特色学科,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1个国家旅游局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16个省级科研平台,4个院士工作站;有本科生16099人,硕士研究生2601人,教职工1565人。
3、合作交流。
学校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西北大学签订了省部共建对口支援协议,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二炮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学院等部队院校有着密切的双拥共建关系等。 魔幻网
延安大学的学习体验:
1、学科丰富多样。
延安大学拥有多个学科门类,涵盖理工科、文史思政、经管法学等领域。学生可以在广泛的学科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学校还积极推行专业交叉和学科融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
2、动手实践机会多。
延安大学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无论是实验室实训、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还是创新创业项目,学生都能在实践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升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
3、科研成果丰硕。
延安大学在科研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学生可以参与导师团队的科研项目,进行科学研究,积累科研经验。这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
以上,就是魔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延安大学的数学专业是本科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延安大学有几个一本专业主要是二本,也有一本专业。本科招生专业61个(含11个专业方向)。其中一批本科专业6个:分别是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汉语言文学、英语、临床医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石油工程。二本专业里边能源学院石油方面的专业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过控等都很好!延大是一本还是二本延大是一本还是二本介绍如下:延安大学是一本,延安大学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陕西省
陕西二本大学有哪些大学陕西二本大学有西安财经大学、西安医学院、陕西理工大学、延安大学、西安文理学院等。一、西安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统计局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二、西安医学院西安医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含光校区、未央校区、高新校区组成。现有普通本科生13
延安大学是一本吗?延安大学是综合类公办一本院校。延安大学成立于1941年,坐落于陕西延安,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是陕西省属重点大学。延安大学目前为止,延安大学共有6个特色专业(中国共产党历史、音乐学(师范)、化学工程与工艺、汉语言文学、音乐学、生物科学),24个理工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物联网工程、土木工程等),7个文学专业(新闻学,英语,翻译等),6个
延安大学有几个一本专业主要是二本,也有一本专业。本科招生专业61个(含11个专业方向)。其中一批本科专业6个:分别是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汉语言文学、英语、临床医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石油工程。二本专业里边能源学院石油方面的专业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过控等都很好!延安大学最好的专业一、延安大学王牌专业名单1、2019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省级)延安大学首批国家级“
延安大学的专业有哪些据延安大学官网显示,延安大学有以下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英语(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信息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理学(师范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延安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延安大学是一本,延安大学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延安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延安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陕西省一本招生院校。延安大学简介延安大学是一所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现为陕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建设大学、陕西省一本招生院校。学校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
延边大学二本分数线延边大学二本录取分数线为文科421,理科492。截至2023年7月28日,延边大学2023二本分数线尚未公布,2022年该校吉林录取分数线为文科421,理科492。延边大学,简称“延大”,地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为教育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双学位项目成员单位 ,由南开
延安大学医学院是几本临床专业是一本,其他专业是二本。延安大学在陕西既有第一批次招生也有第二批次招生,只有部分专业在第一批次招生,我们通常认为延安大学是二本大学。扩展资料延安大学医学院的前身是延安大学医疗系,其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陕北公学医学系,恢复重建于1959年。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延大医疗系基础上另迁新址扩建而成延安医学院,受陕西省教育厅直接领导,198
2024-03-13 05:11:12
2024-03-13 13:07:33
2023-12-07 15:22:42
2024-03-09 07:45:24
2023-12-07 17:05:53
2024-03-20 00:3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