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户口所在地和学籍不在同一个省,那么高考应该去哪里?

2024-10-31 02:39:13 | 魔幻网

今天魔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户口所在地和学籍不在同一个省,那么高考应该去哪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户口所在地和学籍不在同一个省,那么高考应该去哪里?

户口所在地和学籍不在同一个省,那么高考应该去哪里?

户口所在地 和学籍不在同一个省,那么高考一般应该在户口所在地报考。但如果学籍所在的省份城市有异地高考政策,则可以在符合相应条件下,将户籍、 居住证 与高考报名脱钩,实行基于学籍的高考报名、录取制度。

2014年7月30日,国新办举行 新闻发布会 介绍《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有关情况。《意见》称,改进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先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居住证持有人 随迁子女 逐步可在当地高考。

扩展资料: 魔幻网

北京“异地高考”需要 五证 ,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后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持居住证C证人员子女只能在上海参加中职考试,只有持A证者的子女才可以在上海就地中高考。而根据上海《居住证管理条例》,在该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并参加上海本地社会保险的 外来务工人员 可办理居住证C证,积分达到规定分值的可办理居住证A证。

户口所在地和学籍不在同一个省,那么高考应该去哪里?

2021青海高考户籍学籍政策

政策一:强化学籍管理“关口”前移
具体办法:学籍和户籍实施联合集中审查制度,应届毕业生学籍由学校负责审查,往届生和省外借读生学籍由考区招办负责审查;应届毕业生、往届生和省外借读考生的户口审查工作,由当地招办和学校负责分别送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集中审查。对学籍、户籍的联合集中审查要邀请同级监察机关派员监督。对报考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要在学校和社会公示,自觉接受群众和考生的监督。
政策二:户籍、学籍双认定
具体办法:完善普通高校招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采取户籍、学籍双认定,初中阶段建档、高中学籍电子注册、户籍底册核查、省外借读学生高一注册、报名资格公示、鼓励举报等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加强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重点审查在省外借读、高中中途转学、在省内中学空挂学籍、变更身份证号、隐瞒真实身份、涂改在青落户手续、冒名考试等情况。
政策三:省内、外借读有规定
具体办法:省内跨县(区)借读高中学生要在就读学校取得学籍并参加高中会考,毕业后回户口所在州、县(区)招办参加高考报名;省外借读高中生在户口所在州(地、市)、县(区)招办办理注册手续,在借读省(市)参加会考并取得学籍后,到户口所在州(市)、县(区)招办参加高考报名。我省要充分发挥高中会考在资格审查及封堵“高考移民”工作中的监督审查功能。
报考规定:省内、外借读高中生一律禁止在户口所在地中学空挂学籍。省外在青经商人员子女符合省招委规定条件的方可在我省参加高考,对于在我省中学空挂学籍后仍然留在原户口迁发地或到其他省(市)就读高中者,不予高考报名。要严格按照省招委、省教育厅规定办理省外借读高中生注册手续,对高二、高三学年才将户口从外省迁入我省后又要求办理省外借读高中注册手续的不予办理。对于凭虚假材料报考的学生,一经查实,要按照规定取消其考试录取资格,已经入学就读的要取消学籍。
公安机关:规范户口迁移程序和手续
进一步加强我省高考户口审查工作,各级公安机关要严格执行户口迁移政策和规定,规范户口迁移程序和手续,堵塞户口管理工作中的漏洞,积极协助和配合招生管理部门认真做好报名考生的身份审查工作。
政策一:“网上”“手工”双管齐下
具体办法:采用网上审查与手工审查相结合,省内户口审查与省外户口迁入审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参加我省本年度高考的考生户口逐一审查,重点是省外户口迁入我省考生的资格审查工作。
政策二:建立网上审查工作机制
具体办法:逐步建立网上审查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人口信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对户口簿、迁移手续及有关证章的识别和分辨能力,严肃查处持假证、假章等获取高考报名资格的违纪违法行为。
政策三:采集更新全省人口信息资源库数据
具体办法:按照各地制定的资格审查办法,积极提供公民身份信息网上查询平台,切实做好考生身份的审查工作,对个别户口确有问题在网上审查不清的,或个别地区因人口信息网络还未建成应用或因停电等特殊情况的,采用查户口簿、身份证、原始迁移证、准迁证存根等办法审查。
落户规定:考生及家庭成员户口曾经是从省外迁入我省的,必须由公安机关向招办和学校提供经落户派出所和批准落户的州(市)、县(区)公安局户政处(科)盖章的准迁证、迁移证影印件。严禁变更迁入人员原身份证号以隐瞒真实身份。禁止“一人双号”(两省号)“一人双证”(两个身份证)现象。认真清理并取消“搭桥户”(非直系亲属)“空挂户”(无迁移手续)。
监察机关:对报考资格审查的全过程监督检查
各级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对报考资格审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要对招生部门报名和资格审查工作、公安机关考生户口审查工作进行监督。
政策一:建立和完善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工作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度
具体办法:各级监察机关会同教育、公安等部门对群众信访举报反映的问题,要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各级监察、教育、公安、招生等部门要设立公开举报电话、网络信箱,方便群众和家长、考生投诉,切实保障我省广大考生的合法权益。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招生政策规定、报考条件、考试纪律、录取规则等,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政策二: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
具体办法:对违反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有关规定以及资格报名审查工作中出现失误的当事人,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调离工作岗位、限期调离单位等组织处理;对利用职权为“高考移民”出据假学籍、假证明、假户口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在招生过程中搞不正之风和权钱交易的,要从严从快查处,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决不姑息;构成违法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按照责任追究的相关规定和问责制要求,还要追究地方、单位相关领导的责任。
各地要成立由政府领导牵头,教育、公安、监察等部门参加的普通高校报名资格审查领导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制定资格审查实施办法,明确教育、公安、监察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将资格审查工作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
在青海参加高考要具备8个条件
备受社会关注的高考报名工作已经开始,3月29日,记者从省招生办公室获悉,在我省投资经营的省外经商者的子女需满足“五五三”条件,即户口迁入我省满五年、注册公司满五年、学生高中三年须在青海就读,方能在青海参加高考。
据了解,现行的青海省普通高校招生关于考生户口问题的规定是按省招委、省公安厅、省教育厅发文规定执行的,其中有8项内容:
一、直系亲属,指父母与子女间的亲属关系;
二、凡在我省工作并有我省常住户口的干部、职工(或夫妇一方),其子女可以报考省内外普通大中专学校;
三、因工作需要被机关、企事业单位聘请,户口已迁居我省的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符合“青教招委字(2000)007号文”第三款条件规定,其子女可以报考省内外普通大中专院校(报名时招聘人员必须按规定提供省人事厅颁发的聘书);
四、凡户口在我省并工商经营注册满五年或五年以上的个体劳动者,其子女高中阶段在青就读的,可以报考省内外普通大中专学校,否则,不予报考;
五、凡在我省工作满五年或五年以上,现已调离青海的干部、职工,其子女户口仍留在青海,且高中阶段必须在青就读,可以报考省内外普通大中专学校。在我省办理离退休手续并在省外落户的干部职工,其子女户口仍留在青海,可以报考省内外普通大中专学校;
六、凡曾在我省工作不满五年,现已调离的干部、职工,其子女户口仍留在青海,且高中阶段在青就读满三年,属城镇户口者,可以报考省内普通大中专学校;
七、凡户口迁入我省但在我省无直系亲属的青年,高中阶段必须在青就读满三年,可报考省内普通大中专学校,否则,不予报考;
八、对个别情况特殊又无直系亲属在青,如孤儿被人收养(抚养),经法律部门认可并公证,且高中阶段必须在青就读满三年,可以报考省内外大中专学校。原籍青海,随父母迁居外省,以后因特殊原因无法在外地继续生活和学习,回青投靠亲友的,经审查属实后,准许报考省内普通大中专学校。

户口所在地和学籍不在同一个省,那么高考应该去哪里?

高考要回原籍考吗?

魔幻网(https://www.23magi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要回原籍考吗?的相关内容。

可以不回原籍考,高考不用回去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

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 德智体美劳 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异地高考:

北京"异地高考"需要 五证 ,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2016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

2014年起,来沪人员持 《上海市居住证》 、积分达到标准分值(120分)且满足其他相关条件的, 随迁子女 可在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和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方面,享受与本市户籍居民同等的公共教育服务。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高考

以上就是魔幻网整理的户口所在地和学籍不在同一个省,那么高考应该去哪里?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魔幻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魔幻网:www.23magi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
与“户口所在地和学籍不在同一个省,那么高考应该去哪里?”相关推荐
学籍和户口所在地不同省,高考是去哪里考?
学籍和户口所在地不同省,高考是去哪里考?

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从2015年实施新的中考加分政策,将原有的少数民族考生中考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5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UnifiedExaminationforAdmissionstoGeneralUniversitiesandColleges),简称“高

2024-10-28 15:34:00
学籍和户口所在地不同怎么高考
学籍和户口所在地不同怎么高考

学籍和户口所在地不同怎么高考如果学籍和户口所在地不同,参加高考有以下几种方式:转学籍回户籍所在地:将学籍转回户籍所在地,让学籍地址和户籍地址变成一致。这样可以方便高考报名和考试。成为社会考生:以社会考生的身份,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此时只需要满足当地社会考生参加高考的条件即可。异地高考:如果是省内跨市高考,一般只需要本省有对应政策即可报名参加高考。如果是跨

2024-10-19 17:37:31
请问籍贯和户口不在一个省份,能在户口所在地高考吗
请问籍贯和户口不在一个省份,能在户口所在地高考吗

请问籍贯和户口不在一个省份,能在户口所在地高考吗高考一般都是在户口所在地参加,与籍贯无关。但现在大部分省都有异地高考方案。1、北京"异地高考"需要五证,2014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3年,子女有学籍且已连读初中3年,可参加中职考试录取;后年起,有居住证明及稳定住所,稳定职业及社保满6年,子女有学籍且连读高中3年,可参加高职考试录取,毕业后可参加升本考试录取。2、

2024-10-30 09:25:37
户籍在安阳,学籍在开封,高考的时候应该去哪里报考
户籍在安阳,学籍在开封,高考的时候应该去哪里报考

开封博望高中历年部分高考成绩开封博望高中历年部分高考成绩如下:陈嘉祥同学考入了北京大学,王建辉则实现了郑州大学本硕连读的佳绩。王蔚洁南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已送达,厉顺生选择了郑州大学作为他的新起点。刘婷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武汉大学,宗接接也顺利进入了郑州大学的怀抱。苗文辉的中山大学录取通知书令人瞩目,袁向枫同样选择了郑州大学。仝姗姗和王肃静两位同学分别被中山大学和郑州大学录取

2024-08-06 16:06:37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怎么高考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怎么高考

户籍和学籍不在一个省怎么高考法律分析:随迁子女高考方案袁贵仁介绍,各省份高中考试用的课本和试卷不同,16省份自主考试,加上国家命题的统一考试,高考共使用17份试卷。针对随迁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之后如何考高中,读完高中后如何完成高考,袁贵仁透露,教育部正在研究解决的办法。袁贵仁说,有些城市正在研讨,如果考生父母能够在城市站住脚,子女完整地接受了义务教育,就应当考虑到他们高中阶段在

2024-10-23 04:52:06
学籍和户口不在一起怎么高考?
学籍和户口不在一起怎么高考?

学籍和户口不在一起怎么高考?学籍和户籍不在一个城市也是可以高考的。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考报名录取一般按照户籍为原则进行,所以一般情况下,考生必须在户口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但是如果父母工作需要或考生学籍原因,考生也可以在户口所在地本省内学籍所在地参加高考报名。此外,符合条件的考生也可以在学籍所在地的省区参加异地高考。高考录取正常是按照户口来的,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考报名录取

2024-10-26 03:43:18
我的户籍不在本地而学籍在这里高考怎么办
我的户籍不在本地而学籍在这里高考怎么办

我的户籍不在本地而学籍在这里高考怎么办符合以下条件,可以在学籍所在省份参加高考:(一)考生本人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年级在本省学校有学籍并连续在本省就读满12年,同时,在本省小学,初级中学和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其父亲(或母来)在我省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含租赁)和合法稳定的职业,可以在本省报名参加高考,且不受报考批次的限制。(二)考生本人户籍迁入本省六年以上(含六年),有我省初中阶段三年完

2024-08-23 23:50:19
学籍外地,想回户口所在地高考怎么办?
学籍外地,想回户口所在地高考怎么办?

高考失利的人,隔了一年后才复读,算高四还是高五?高四,在每年的高考落榜考生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自己的选择不后悔,后悔的人大有所在,比如高考落榜了选择出门打工,经过一年的社会磨炼,深刻体会到学历对于找工作的重要性的想复读的。还有当初高考成绩在本科分数线边缘,读了一年的大学,发现专业自己不敢兴趣而复读的。除了上面这两个例子外,也还有很多类似的,比如专科读了一段时间后悔了、因高考落榜打击

2024-08-01 13:03:29